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(金台随笔)

时间:2023-07-10 11:07:40 来源: 人民日报


(资料图片)

贵州毕节黔西市的苗族村寨化屋村,原名意为“悬崖下的村寨”。因被悬崖峭壁阻隔,这个小山村曾是深度贫困村。在精准扶贫政策有力推动下,化屋村不仅脱贫摘了帽,还做强了特色苗绣产业。回乡做苗绣的95后绣娘杨文丽,所在的非遗工坊去年销售火爆,带动当地数十名绣娘返乡就业。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非遗行业,在增进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、拓宽实现人生价值途径的同时,也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源头活水。

非遗保护传承,关键在人。根据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,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指的是“被各群体、团体、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、表演、表现形式、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、实物、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”。与自然文化景观和文物等“物质性”文化遗产相比,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知识、情感和技能、手艺及其活态传承,其精粹总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,凸显了“人”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。

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,要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。截至目前,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,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。每一项非遗都蕴含着深厚久远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信息,传承人的实践经验弥足珍贵。例如,安徽泾县的宣纸生产过程包含100多道传统工序,没有多年积累难以掌握诀窍。不少非遗技艺、工序没有文字记录,有赖于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、长期实践的耳濡目染。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,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,不断提升传承人素养,才能让非遗在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,在当代生活中愈加枝繁叶茂。

接稳传好非遗保护传承的接力棒,要注重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了解、认同和热情。近年来,各地高校和中小学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。在云南大理,当地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,每年开展进校园活动达40多场次;在河南师范大学,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坚持了18年,越来越多青年学生被非遗的魅力感染,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。这无疑是一种双赢:青少年收获了更多非遗文化的滋养,非遗传承也有了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。

非遗要代代守护、薪火相传,又要守正创新、与时俱进。复刻“永生”通草花、还原古籍中的美味、变易拉罐为惊艳凤冠,各个短视频平台上不少年轻人用巧手匠心制作非遗“爆款”;一些剧场院团与直播平台合作,以直播等新形式为非遗传播注入活力。这些都启示我们,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,推动非遗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焕发新活力,才能让古老的非遗不断续写新的时代篇章。

丰富多彩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。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人为本、薪火相传、弦歌不辍,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、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,从时光深处走来的非遗定能更好融入现代生活、展现当代价值、走入千家万户,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。

标签:

精彩推送

伊朗官媒否认伊朗试图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扣押两艘油轮

当地时间5日晚,伊朗官方通讯社伊通社报道称,在美国海军声称伊朗试图

来源:2023.07.06

要闻:牧原股份上半年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增近两成 机构对下半年猪价走势存分歧

◎2023年上半年,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3026 5万头,其中商品猪2907 7万头

来源:2023.07.06

【天天速看料】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丨“北京国际数据实验室”在京成立 未来将主办数据领域国际峰会

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(记者朱冠安)7月5日,由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

来源:2023.07.06

古怪山庄未删减_古怪山庄 环球微速讯

1、网络音乐剧《冲吧宅男》  剧名:冲吧宅男冲吧宅男类型:剧情导演

来源:2023.07.06

迎亚运 强应急 护平全 大墅镇这场演练很“有料”

通讯员 王鸿钢近日,大墅镇组织镇政府应急救援机构、森林消防应急队、

来源:2023.07.06

真空包装的玉米常温下能保存多久

玉米被放进了真空包装袋,在常温下,可以保鲜12个月,如果是不经过处理

来源:2023.07.05

本命年新年寄语 猪年本命年祝福的话语|天天快报

1、朋友,听说今年是你的本命年,特地来祝你本命年快乐。2、在这个特别

来源:2023.07.05

微头条丨国家文物局:加强主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

当前全国即将进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国家文物局7月5日发出通知,

来源:2023.07.05

花园宝宝中文版全集高清介绍_花园宝宝中文版全集高清全集

导读花园宝宝中文版全集高清区耀祖和邓丽娟离婚后,宝宝版全他们在中国

来源:2023.07.05

新闻快讯

X 关闭

X 关闭

新闻快讯